2012年我国肉鸡市场发展形势研究分析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的支持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畜牧业是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持长期扶持政策
(2)消费基数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鸡肉消费市场极为广阔。2010年国内人均鸡肉消费量为9.3千克,中国台湾地区人均鸡肉消费量为28千克,美国、巴西等国鸡肉人均消费量超过40千克,科威特、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鸡肉人均消费量更是超过60千克。2010年中国鸡肉消费量1,250万吨,若达到与大陆居民饮食结构最为接近的中国台湾地区人均鸡肉消费量28千克的水平,我国鸡肉市场有2,500万吨左右的增长空间,相当于目前国内消费量的两倍。
(3)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近年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速度始终居于世界前列。根据国家统计局刊发的《中国统计年鉴2010》: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340,510亿元,与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99,210亿元相比,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7,858元上升到2009年的25,575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城镇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约6,280元上升至2009年的17,175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8%。2009年,中国城镇家庭用于食品方面的人均消费约为4,479元,平均占消费开支总额36.5%,高于任何其他单一项目的开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包括鸡肉在内的国内居民肉类消费呈同步增长趋势。
(4)居民饮食理念与饮食结构的改变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饮食理念与饮食结构已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美味、健康、方便、卫生等多重需求均成为居民对食品的关注要素。鸡肉不仅能满足人们对美味、健康的需求,也适应了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城市群体对食品方便、卫生的需求。近年来,中国年人均鸡肉的消费增长幅度高于猪肉等其他主要肉类消费增长幅度,在肉类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5)节约粮食与土地资源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目前,肉鸡的饲料转化率高,与猪、牛、羊等其他主要肉类相比,肉鸡养殖更加节约饲料进而可相对减少耗用生产饲料的玉米等粮食作物,同时可节约生产该等粮食作物的土地资源,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资源的要求。
(6)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给一体化肉鸡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带来更为有利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使消费大众对肉类消费安全日益重视,也促使政府日益关注肉类生产安全,相继出台了多项加强养殖、屠宰行业整顿的措施,加强对行业监督,同时扶持优质企业,促进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一方面,肉鸡屠宰加工行业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提高,小规模非正规屠宰商贩逐渐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国际快餐连锁企业、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商业超市等更加倾向于向具备一体化经营和全产业链环节覆盖能力的优质企业进行肉鸡及鸡肉产品的采购。因此,行业内已经完成产业链纵向整合的规模化企业将迎来快速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发展机遇。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会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鸡肉食品安全控制是一个贯穿肉鸡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物流仓储直到消费者餐桌的全程控制体系。药物残留过量、微生物污染、滥用食品添加剂等均可能危害到鸡肉消费者,造成食品安全事件。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行业内所有企业都将受到重大影响。相对于单一业务环节的肉鸡养殖企业或肉鸡屠宰加工企业而言,一体化经营的肉鸡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对食品安全、质量的控制能力更强,能够更有效的保障产品质量及卫生标准。
(2)疫病爆发与传播
疫病的爆发与传播,一方面给发生疫情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直接损失,造成鸡只减产、扑杀防疫费用增加、销售受阻、生产计划紊乱等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亦会进一步影响消费者心理,进而影响市场需求,导致销售萎缩,造成行业整体性损失。
(3)土地资源限制
规模化肉鸡养殖需要较多符合养殖环境要求的土地进行养殖场建设,特别是全部采取自养模式的企业,由于无法利用小块闲置分散土地,土地资源对该类企业的发展限制尤为明显;另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等工业化生产也有一定的用地需求。因此,行业内企业实现规模扩张,需寻求适合企业的有效模式,以解决土地资源有限与企业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4)原材料价格波动
玉米与豆粕是肉鸡饲料的主要原材料。作为大宗农产品,玉米、大豆因国内外粮食播种面积、气候条件、国家农产品政策、市场供求状况、运输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性较为明显。如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不能有效向下游转移,将对本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